青藏高原烟花炸懵高原小动物?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发声
近期,蔡国强与始祖鸟在青藏高原江孜热龙地区(海拔约4500 - 5500米处)联合举办的烟花活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。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对此高度重视,始终秉持着 “用爱守护每一个生灵” 的宗旨 ,对此次事件可能给当地动物带来的影响深感忧虑。


青藏高原作为全球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,拥有独特且敏感的生态系统。这里的动物经过漫长岁月,逐渐适应了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,形成了特有的生存方式和习性。然而,此次烟花活动在这样一个关键生态区域展开,对当地动物的影响不容小觑。
1、从栖息地角度来看,高原上的动物栖息地本就有限且脆弱。烟花燃放产生的强烈震动和声响,极有可能导致鼠兔等小型动物洞穴坍塌。鼠兔作为高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,其洞穴不仅是自身栖息之所,还为众多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。洞穴坍塌后,鼠兔失去家园,与之共生的其他生物也将流离失所,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。而且,烟花的持续强光和噪音,会使许多动物受到惊吓,被迫逃离原本熟悉的栖息地。对于一些具有领域性的动物而言,离开原有领地意味着失去食物资源和繁殖机会,对其种群繁衍极为不利。
2、在食物获取方面,秋季本是动物们 “贴秋膘”、储备食物准备过冬的重要时期。但此次烟花活动干扰了动物们正常的觅食行为。以鼠兔为例,它们原本忙于收集草籽、植物根茎等食物储存于洞穴内,而烟花的干扰使其无法专心觅食,甚至可能导致已经储备的食物因洞穴破坏而丢失。这对于即将面临漫长寒冬的动物们来说,无疑是雪上加霜,增加了它们在冬季因食物短缺而死亡的风险。
3、繁殖和种群延续也受到了严重威胁。许多动物在繁殖季节对环境稳定性要求极高,外界的任何干扰都可能影响它们的繁殖行为。烟花产生的噪音和震动,可能打乱动物的繁殖节奏,使一些处于求偶、交配阶段的动物受到惊吓,中断繁殖过程。对于一些正在孵化幼崽的动物,如某些鸟类,突如其来的干扰可能导致亲鸟弃巢,使幼崽失去生存机会,严重影响种群的补充和延续。

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在此庄严倡议:每一个生命都是地球生态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,青藏高原的珍稀物种更承载着世界屋脊独特的生态密码。艺术创作与商业实践的价值,绝不应建立在惊扰生灵、破坏生态的代价之上。我们呼吁全社会秉持敬畏自然的理念,以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态度,守护高原动物的栖息净土。让我们以此次事件为鉴,凝聚共识、付诸行动,共同构建人兽共生的和谐生态,确保每一个生命都能在不受惊扰的自然家园中繁衍生息。